房宅深具“灵性”。
田宅领域的灵性,不是如同一个房产中介一般,只懂得对小区还有房子进行讲解和分析,这都是小术。
真正的灵性都是体现在大术之上的,即“对这片土地的理解”。
不知道你有没有作过这样一件事,那就是驱车甚至徒步,把自己生长的城市的地方给扎扎实实走过一遍。
如果你走过,你一定会对下面这句话感同身受:
有的地方你走过,你就觉得索然无味毫无性质。
但有的地方你走过,你就会莫名觉得这里有生机有未来有隐隐的说不出来的力量被压着。
这不是夸张,这就是所谓的直觉,对地脉与地段的直觉。
那么为什么这门能耐那么重要呢?
要知道,一套超一线的五十平方米小公房,价值能比县城占地两亩的豪华大别墅都高个几倍。
同样是一座超一线城市,部分地段的涨幅能是其余低端的数倍。
而有了读懂地段的力量,在“置业”这件人生大事上,你就是能拥有完全碾压别人的回报和收获。
然而“地段”两个字,人人都觉得自己懂。
错,其实99.99%的人不懂,99.99%的老牌专业中介和专业田宅爱好者也都不懂。
这里的不懂局限于哪里?“缺乏规划认知”。
举个例子来说,很多人买房内心其实都有个既定认知,那就是会很本能的觉得自己熟悉的城市和区域里,有哪些好地段好楼盘。
确实没有错,但既然是置业发财,那买的就是未来和下一步。
不要争论也不要异议,真正能够读透地段趋势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抄答案”。
你始终要坚信,今天国内所有的超一线城市的“操盘手”,水平都是不会低的虽然不完美但绝对都是有实力的狠将。
那么,你就一定要学会自己去各城市和地区的规划网站找到自己心仪楼盘的周边规划和配套,并且一定要做到但凡提及东南西北就能准确讲出周边几公里内各处的发展目标。
这是最最最最起码的购房基本功和对地段的认知手段。
所以,如果你决定在某个地方选择置业了,但是却做不到把周边3公里大部分片区的属性和开发计划还有详细讲清楚的话。
“你,还不配做置业这件事”
是的,你没看错,你还不配钱再多也不配,一定要赶紧补课。
万万不能凭着固有思维去判断这里是好地段那里是差地段,记住了你买的是未来的好地段现在的待磨之石,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顽石变黄金的收获。
很多新迁入某个城市的年轻人或者干脆就是年少新贵,都非常容易被所谓的“新盘”“高端盘”所吸引,并认为这才是好房子。
甚至,还有很多阿姨妈妈,会在受到他人蛊惑的情况下,居然像下了降头一样去买商住两用或者LOFT。
他们所有的错误和弊病,归根结底都是“以相为实以皮为骨”。
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的错误,对于“阔富贵”们来说,这样的错误可以一错再错,反正有的是钱来糟践。
但对你来讲,这种错误是你万万不能犯下的,我们要的是步步为赢不下错子。
所以,对于你来说任何新楼盘的性感和诱人,都是你要鄙夷和不屑的过眼云烟,就像去娱乐场所点的公主王子一样,图的就是看个乐呵而不是真的蠢到嫁娶他们回家。
回到根本,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你花大价钱去购置的,是地段和田宅本身,而不是装修和奢华。
你有没有想过,你买的房子未来接盘的人,会是谁?
在核心层的监管之下,有几件事儿也正在时代的潮涌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1-全民城市化,让尽可能多的人口进入二三线城市,让尽可能多的优质人口进入一线与强一线城市。
2-人人有居处,那就是会对房价进行管控,争取压制在人人都能很勉强买得起的这条线上。
3-所有一二三线城市,只要是人口净流入到了一定级别的,全力推进新区规划建设。
4-城市本身进行优胜劣汰和直接竞争,给强城以支持和放宽却也不偏袒弱城给以过分照顾。
好吧,上面这四句话你可能不太能明白和想通,翻译翻译就是:
强一线、一线、准一线,还会有十年的绝对人口黄金涌入周期,而这些人口就是资源、资金。
用他们的资金,去灌溉新区,并用他们作为资源来活跃新区的经济。
但不能让他们太过于轻易的上船,人人奋斗10年就能全款买房的代价就是从此不思进取不愿奋斗,一定要让他们背负合理重量即压不垮却也有压力的负债,让其一生努力不懈。
至于城市之间的发展,则把精力集中在强一线、一线、准一线上,至于二线则顺其自然即可。
所以你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置业还有什么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那些唱空房产的人,我们只要一句反问就能止住他们的嘴:
如果房产跌到了人人轻松买得起的价格,最大的受害方是谁?
别问,我也不知道。
或许你知道,别说。
核心房术:
最后,附上一份简单粗暴的无脑置业建议,如果你是一个完全未曾买过房子的普通人,或者是一个确实没有悟性,但是却又想在置业之事上省心的家伙,那么你要做的只是遵循下面这几段话即可:
1-凡每年收入能摸到大数十万且生计有盈余,就永远保证盈余的40%及以上是为了添置田宅而准备的,其他一切投资都不能阻碍置业的道路,这是最重要的。
岁月不等人,每一步棋都很重要,轻重缓急一定自己要门清儿。
2-凡是40岁以下的,一定要勇敢的为购置好田宅而负债,放心大胆的去承担这份压力,不要有任何恐惧。
3-只要有资格,超一线的深上二地,一定要买必须要买毫不犹豫地用足自己的购房资格。
随后超一线的北广二地,还有成重武三地,只要是明确推进的新区地段,放心大胆买也没任何问题。
4-普罗大众比你想的有钱,他们永远有办法能买得起市场上的刚需改善房。
普罗大众永远比你想的贪婪,他们对好田宅的追求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尾: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刷到关于上海房价的文章
“上海房价疯涨!老破小学区房单价20万”
“上海房价疯狂上涨,有二手房1小时涨价40万元”
“上海房价上涨的极限在哪里”
类似的文章还有非常多
一位程序员利用爬虫MATLAB爬过上海房价。
这次一共爬取了将近14000个上海小区的均价,数据来源于链家网。
他把这次爬取的数据和2019年7月的数据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

上海所有区的房价全都上涨了,除了静安区,当然并不是说静安的房价跌了,而是静安区和闸北区合并之后,均价统计的数据源变了,原先的静安区和闸北区的房价肯定也是上涨的
所有区中每平方房价涨幅最猛的三个区分别是,浦东区(9331元),徐汇区(9221元),黄埔区(8054元)
按照涨幅百分比计算的话,涨价最猛的三个区分别是,浦东区(17.9%),青浦区(16.3%),闵行区(13.5%)。
然后又把2018、2019和2021年3年各个小区均价的涨跌做了一个统计分析,结果还挺有意思的

横坐标是涨跌幅度,纵坐标是对应涨跌幅度的小区数占比,三年数据的结果都显示正态分布
2018年二手房价格较2017年平均跌2.5%,标准差为0.083,有31.0%的小区房价上涨
2019年二手房价格较2018年平均跌7.0%,标准差为0.091,有15.5%的小区房价上涨
2021年二手房价格较2019年平均涨7.5%,标准差为0.125,有76.9%的小区房价上涨
标准差的数据很有意思,标准差越大,表示各个小区涨跌数据离散程度越大,有价格疯涨的板块,也有滞涨甚至下跌的板块
2021年小区涨跌分布显得更加扁平,标准差要比过去几年的大不少,意味着各个板块的涨跌差异还挺大的,比如今年的浦东区和青浦区的涨幅就很惊人
除此之外,今年上海房价疯涨的因素之一是学区房,这也是标准差数据偏大的其中一个原因
而这次涨幅超过20%的小区数量超过8%,其中有145个小区均价涨幅超过30%,但是我认为这个数据是被低估的,因为有很多小区的均价显示“暂无”,房东并没有出售房源的意愿。